每年有无数的游客在世界各地体验激动人心的热气球飞行,热气球现在已经是十分热门的旅游项目。我国的多个省份都可以体验热气球飞行带来的乐趣,国外则是更多,比如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土耳其、埃及等等十分热门的旅游国家都可以乘坐热气球来欣赏大好的风光和美艳的日出。但是,近年来我们已经听说过数次的热气球事故,并且每一次都有一定数量的人数伤亡。那么体验热气球到底安全不安全呢?大家一起来探讨热气球的安全性和相关的注意事项以及影响安全的因素有哪些?
热气球是最早的飞行工具
希腊著名的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了被称为的“阿基米德原理”之后,浮力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就越来越广泛了。热气球飞行就是最早利用浮力让人们体验飞行的工具。1783年的时候,法国人蒙格尔菲兄弟受中国孔明灯的启发,研制成世界上第一个热气球。经过多次的试飞和改革之后,他们最终在巴黎成功的乘坐热气球体验了25分钟的飞行。当然,现在已经有人乘坐热气球进行环球旅行。
热气球飞行原理
热气球主要由球囊、吊篮和加热装置三部分构成。球囊是由强化尼龙制成的(有的热气球是由涤纶制成的),尽管质量很轻,但是却非常结实。吊篮由藤条编织而成,着陆时能起到缓和冲击的作用。热气球通常用的燃料是丙烷或液化石油气,气瓶固定在吊篮内。一般情况下,热气球能自带80千克的液体燃料。
热气球的升空原理主要就是空气浮力和重量之间的关系。热气球的的飞行主要是靠燃烧器加热球囊中的空气,从而增加浮力,就可以升空了。而且一般飞行员只能够通过燃烧器改变温度调节热气球的高度,热气球的走向主要靠风向来调节。早晨或者晚上,风向会有比较明显的变化,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时段也是体验热气球的最佳时间点。驾驶员通过调节热气球的高度,这样可以让热气球受不同风向、风力的影响,从而改变热气球的方向。如果要保持一定的速度和方向,驾驶员维持热气球的高度即可。简单的说,风怎么吹,热气球就往哪边走;风吹得多猛,热气球就能跑多快。
热气球事故引深思:真的安全吗?
热气球作为旅游项目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但是几乎每年都会有关于热气球的事故报道。早期的热气球事故报道可以追溯到1989年,当时两只热气球相撞,一只被毁,造成多人遇难。之后的热气球事故主要是相撞、撞上高压电线、热气球爆炸等等原因,其中很多是由于风向或者风力突变引起的,当然也有驾驶员操作失误引发的。
热气球驾驶员是安全关键
在之前的热气球事故案例中,尤其是埃及和我国阳朔的热气球爆炸事件就是典型的驾驶员不负责任引发的。埃及的事故中,由于连接吊篮内燃气罐和引擎的软管突然断裂,罐体内的高压燃气喷薄而出,碰到引擎上方的火焰后发生爆炸,但是驾驶员和另外两名游客跳下热气球逃生,导致热气球重量减少迅速上升,其它游客就这样遇难了。驾驶员在突发情况时并没有关闭燃气的阀门,控制火情,而是选择了跳出热气球逃生,这就是典型的不负责任,所以,不管是平稳驾驶还是遇到紧急情况,驾驶员才是安全的关键。
在热气球飞行过程中,飞行员不仅要注意风向、天气变化,还要操控燃气控制气球的高度,而且时刻还要提醒乘客安全,所以说热气球的驾驶员至关重要。一旦出现事故,热气球驾驶员和飞机驾驶员一样,绝对是你的最后的救命稻草。如果驾驶员不负责任,那么事故就会很严重。出门在外旅游时,一定要选择比较大、比较知名的热气球公司体验飞行,他们在招聘驾驶员时候也会考察比较严格。千万别为了省钱而选择那些不靠谱的廉价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