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无人飞机的喷洒效果如何保障?
作为一个“全新”的作物病虫害植保喷洒方式“飞防植保”,喷洒效果是一个经常被问到的问题,这也是飞防能否全面推广的关键所在。在此我们就分析一下影响喷洒效果的哪些因素,具体如下:
a. 农药的有效性
由于农药喷洒植保飞机采用的都是超微量高浓度喷洒,一般每亩用药量500-700毫升左右(参照日本行业的一个事实标准)。目前,国内农药喷洒无人植保飞机使用的农药基本上都是市场上销售的普通农药进行浓缩,当然也可以使用一些农药厂家专门生产的航空超微量农药,以及相应的辅助助剂来确保农药的使用效果。
b. 喷洒施药的方法
由于单位面积用药少,喷洒的均匀性至关重要。如果没有飞控,飞机的高度,速度与喷洒量也无法联动,尤其是当飞机悬停时,飞机下方的用药量剧增,造成药害。飞行行距不齐造成重复喷漏喷,影响喷洒效果。因此需要飞机在整个作业过程中尽量保持匀速和一定的高度,这样才能确保效果。
c. 操纵人员的技术水准
虽然现在大多航空植保飞机已经安装了工业级的飞控系统,能够确保飞机的高度平稳,但是实际作业中的飞行速度还是需要人为进行控制,因此飞手操作的熟练程度将直接影响喷洒效果。而且飞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具备相应的观察判断能力,降低作业中的漏喷率,重喷率和误喷率。
d. 喷洒系统
目前主要使用压力式喷头和离心式喷头。由于压力喷头的流量随压力变化会发生的范围比较小,根据飞机的速度控制流量的效果就不明显。离心式喷头可以根据飞机速度很好调节流量,但离心式喷头由于高速旋转,农药雾滴比较细,容易发生漂移和蒸法,因此具体选择什么喷洒系统还需要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和使用的农药特性。
总之,无人驾驶飞机仅仅是一个运载农药的平台,植保的有效性与飞机本身的结构关联性并不大。从目前我们的情况来看,使用现有的市场销售的农药浓缩后直接喷洒,喷洒效果总体来说还是能得到农民们普遍认可。